-回复V查看背景音乐详情-

文/国馆图/ins

来源:国馆(ID:guoguan)

“身体是老天白白给你的,但不是用来给你糟蹋的。”

01

熬夜导致脑溢血

微博作者卡卡讲了自己熬夜的经历:

没有任何预兆,9月1号晚上,

卡卡和朋友聚餐玩完回家,

和往常一样,玩手机玩到一点半睡觉。

2号中午被吵醒,翻身起床,

突然那一瞬间,

卡卡感觉自己脖子剧烈疼痛,

接着不到3秒钟,

突然后脑勺像针扎一样疼,

伴随而来的,后脑勺一阵暖意。

突然身上就开始出冷汗,

一层一层地出,

短短几秒钟,汗水从手臂滴到地板上。

所幸脑淤血没有遮挡住她的视觉神经,

她拨打了之后,精疲力尽。

医院,ct扫描显示她脑内多处出血,

脑动脉瘤破裂,医生直接下了病危通知书,

好在就医及时,最终挽救回来了。

但是治疗过程绝对是胆战心惊的,

首先是绝对的卧床治疗和禁食,

每6个小时打一组药,

每天打20多瓶药,止血、吸收水肿、冲脑,

接着是打流质针管,打到血管爆肿。

脑溢血导致颅内高压,吃什么都吐,

吐到黄胆水都出来。

会有不定期头疼,颅高压引起的头疼可不是一般的头疼,

而是那种让你脑袋要炸开的头疼。

看起来平时挺健康的一个人,

怎么突然就这么脆弱不堪。

卡卡问医生病因,医生查来查去,

只查到两个字:“熬夜。”

没什么别的原因,就是熬夜太多,运动太少。

“长期熬夜到1点多才睡,第二天又早早起来工作。

周末的时候一觉睡到12点多才起床,

只吃两顿饭,晚上2、3点多才睡觉。

熬夜的伤害其实长期潜伏在你的身体里,

你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

02

中国年轻人熬夜是普遍现象

事故并非孤例,

别说是因为熬夜脑溢血,

因为熬夜猝死的人,

也不在少数。

去年,36岁的张斌,

凌晨一点发完最后一封工作邮件,

张斌对同事李丽说:

“我有点不舒服,先回去休息下。”

那个时候,张斌已经满脸煞白,

汗如雨下。

回到酒店以后,得知项目报告未获审批,

张斌只好又爬起来协调工作,

肚子有点不舒服,于是去上厕所,

结果坐在马桶上的时候,

突发心肌梗塞,不到一分钟便脑死亡,

医学上的说法是:猝死。

而猝死的原因正是:熬夜加班。

事实上,张斌已经连续通宵了好几个晚上,

为了完成这个项目,

他经常带着全组的人加班加点,

经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有时候到五六点,

短暂休息之后,上午又开始工作。

连春节都只回家休息了三天,

初三开始,正常工作。

就是因为这么着连轴转,

悲剧终于发生,一个正在壮年的年轻人,

居然猝死在马桶上。

“你的生命,远远没有你想得那么强大。”

而熬夜的危害,也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来看看这一系列例子:

·年1月16日,34岁的歌手姚贝娜,

身患如乳腺癌永远的离开了。你不知道的是,

因为有很多演艺活动,熬夜排练正是诱发乳腺癌的一个重要因子。

·年1月28日,27岁的女警杨先文,

因为肠癌晚期昏迷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肠胃没有的到正常的作息,长期这样下去会导致肠胃疾病。

·年3月,中山大学毕业生,

刚刚加入百度才四个月的程序师林涛海因为连续工作48小时,

而猝死在睡梦中,再也没有醒过来。

·年6月,海角的副主编金波猝死在地铁里。

因为前一天晚上连续通宵赶稿子。

中国睡眠医学协会曾发布过一份调查:

90%的年轻人猝死/脑溢血/心肌梗塞都与熬夜有关;

而超过70%的年轻人有熬夜习惯。

但是,其中只有30%的人熬夜是真正的加班,

剩下的人其实都可以不用熬夜的,

因为,他们熬夜,就是在玩游戏、玩手机、看电影电视。

前段时间还出现一个因为熬夜追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而突发心肌梗塞的新闻。

作家冯唐说:“身体是老天白白给你的,但不是用来给你糟蹋的。”

可很多人就是在糟蹋自己的身体。

03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熬夜?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超级火爆的那一年,

不少人熬夜追剧看,

杭州一位女生连续数个通宵,

马不停蹄的追剧看,

看完最后一集的时候,

已经凌晨4点。

本来在椅子上一直坐着不动,

起身一刹那,

突然感觉到胸口巨疼,

后背有种被撕裂开来的感觉。

家人立刻把她医院,

经查,发现因为几晚通宵,

这位女士的血压已经达到了/mmHg,

为正常人的2倍,

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显示,

她突发主动脉夹层,

如不及时抢救,有生命危险。

主动脉夹层是什么东西?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疾病的超级杀手”,

短期内的死亡率超过心肌梗塞,

而导致主动脉夹层出现的很大一个原因,

就是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

曾经有人在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cd/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