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皮,治筋骨疼痛,痔疮肿痛
在全国大部地区都可见到紫荆。其名的来源,李时珍大人说:其木似黄荆而色紫,故名。 紫荆皮,是紫荆的树皮,色红而消肿,故又名肉红,内消。 紫荆为豆科落叶小乔木或大灌木,栽培的常呈灌木状,高可达15m。 性味苦平,苦能清热燥湿,平性是个好好先生,工作于肝经。肝藏血主筋,调畅气机,故紫荆皮是活血舒筋,清热利湿,解毒的佳药。 既能治与气血凝滞有关的月经不调,瘀滞腹痛,痈疽、发背诸肿毒。又能治气机堵塞,湿气蕴结,筋骨不舒引起的风湿痹痛,还能治下焦湿热蕴结引起的小便淋痛,以及喉痹,痈肿,疥癣,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难怪被称肉红、内消。 选方: 1、治鹤膝风,手脚痉挛:真紫荆皮。老酒煎,等温了服,常服。(《直指方》) 膝关节肿大疼痛,大腿和小腿的肌肉消瘦,似仙鹤的膝部。故名鹤膝风。挛,指手脚蜷曲不能伸开。 2、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湿气流痰:紫荆皮60g(酒炒),秦(当)归15g,川牛膝9g,川羌活6g,木瓜9g。上好酒五斤,重汤煎一炷香为度,露一夜,去火毒用。(《滇南本草》) 此方所治,有两个词不好理解,其一是痰火,痰火是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证。 其二是流痰,流痰是发生在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因其成脓后,可流窜脊柱、膝、踝、肩、肘、腕及全身骨与关节间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 治宜祛风除湿,活血消肿解毒。 当归活血补血,祛淤消肿。 川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川羌活祛风解表,散寒除湿,可治风寒湿引起的高热恶寒、肢体麻木疼痛,周身窜痛,项背不舒甚至头痛等。 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四味与清热燥湿,活血解毒的紫荆皮共治病症。 3、治气血不调:紫荆皮制作为细末,加醋糊为丸剂,樱桃大。每次用酒化服一丸。(《妇人良方补遗》) 4、治产后诸淋:紫荆皮15g。半酒半水煎,温服。(《妇人良方补遗》) 尿频、尿急、排尿障碍或涩痛、淋沥不断的症候统称“淋症”。 产后诸淋,产有热气留于膀胱,内虚则尿频,热则小便涩痛,故谓之淋。 又有因产损,气虚则挟热,热则搏于血,即流渗于胞中,故血随小便出,而为血淋。 紫荆皮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正适于此症之治。 5、治一切痈疽、发背、流注、诸肿毒冷热不明者:川紫荆皮(炒)五两,独活(去节,炒三两),赤芍药(炒)二两,白芷(生)一两,木蜡(又名望见消、阳春雪,随加减妙,即石菖蒲)。制作为细末。用葱汤调热敷。(《外科集验方》冲和仙膏) 痈疽流注杂病,通常为气血凝滞而成,遇温即生,遇凉即死。生则散,死则凝,均不好。此方不温不凉,温平。 医家认为, 紫荆皮为木之精,能破气、逐血、消肿。 独活土之精,能止风、动血、引气、拔骨中毒,去痹湿气,更能与木腊破石肿坚硬。 赤芍药火之精,微能生血、住痛、去风。 木腊水之精,能生血、住痛、消肿、破风、散血。 白芷金之精,能去风、生肌、止痛。 五味药金木水火土全包括,能令气血冲和,血生则不死,血动则流通,肌生则不烂,痛止则不红肿热,风去则血自散,气破则硬可消,毒自散,正是仙方良药,故名冲和仙膏。 6、治内消初生痈肿:白芷、紫荆皮。为末酒调。(《外科集验方》一胜膏) 这是味治尚未化脓的疮肿的方子。白芷有消肿排脓之效。 7、治痔疮肿痛:紫荆皮15g。饭前煎服。(《直指方》) 痔疮肿痛,和湿热,气血凝滞均相关,紫荆皮之功效,正宜于此。 以上便紫荆皮入药选方,它可为紫荆树祛风除湿挡寒暑,并防害虫伤害等。需要它的人儿,则受其惠泽止病痛呢。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cd/12290.html
- 上一篇文章: 根治一切ldquo肩颈腰腿r
- 下一篇文章: ldquo肝病如邪rdquo,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