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痛风痹症治疗古方,均源自中医古籍收录1.治湿热下注痛风的三妙散:对于痿症的定义,在《黄帝内经》中有详细的说明,明代中医大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里也有记载:“痿证之义,《内经》言之详矣,观所列五脏之证,皆言为热。而五脏之证,又总于肺热叶焦,以致金燥水亏,乃成痿证。”今天来理解,痿症,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长时间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症证。二妙散是治疗痿症的中药方。清代医家汪昂在其医著《医方集解》中收录了一个从二妙散加味的治疗痿症方,原文如下:“黄柏合苍术,名二妙散,治痿正药。加牛膝名三妙散”。2.可祛风除湿、散寒通络治湿痹的薏苡仁汤薏苡仁汤,有祛风除湿、散寒通络之功效,清代名医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记载:“手曲不能伸者,病在筋,薏仁汤。薏苡、归、芍、麻黄、官桂、苍术、甘草、姜。”就是说,薏苡仁汤,由薏苡仁、当归、芍药、麻黄、官桂、苍术、甘草、姜组成,可治疗湿痹。3.可益气养血、散寒通络治肝肾阴虚老痛风的参五秦艽汤:明代杰出中医家龚贤庭在《寿世保元》里记载了适用于气滞血瘀肝肾亏虚多年老痛风的诊疗方,参五秦艽汤:“当归(三钱)、赤芍(酒炒七分)、苍术(童便浸一钱)、生地黄(酒浸,一钱)、萆薢(一钱)、黑狗脊(去毛、根,二钱)、川芎(七分)、羌活(一钱五分)、秦艽(去芦,一钱五分)、川独活(一钱)、五加皮(二钱)、黄连(姜汁炒,一钱)、黄柏(酒炒,一钱)、红花(酒洗,八分)、黄芩(酒炒,一钱五分)、黄芪(酒炒,二钱)、人参(二钱)、牛膝(去芦、酒浸,一钱五分)、杜仲(每一两用茴香一钱、盐一钱、水二钟拌炒,此用二钱)、生甘草(二分),上锉。桃枝七根,每长一寸半,灯心七根,水煎。临服入童便、好酒各一盏。空心温服,渣再煎服。忌酒面鲤鱼湿热羊鹅。”这个参五秦艽汤相信都能看得懂,唯一需要提醒的是什么童便之类的用法,今天就不要操作了。4.适宜于湿热流注骨节疼痛的消风饮:龚贤庭在《寿世保元》里还记载了一个消风饮(此消风饮并非治疗白癜风的消风饮),也可以用来治疗痛风,原文如下:“临川徐培鸿试验,陈皮、白术(去芦),当归(酒洗)白茯苓(去皮,各一钱),防己、独活、木瓜(四分),秦艽(六分),半夏(姜制),牛膝、桂枝(各八分),延胡索、羌活、枳壳(去瓢)、甘草(各三分),防风(五分)。上锉一剂,生姜煎,不拘时服。气虚,加人参八分。一论一切遍身骨节疼痛。或流注作痛。不可忍者。立见神效。”这个意思就是这个消风饮,对于浑身关节疼痛的痛风者,不管是发作期还是间歇期都可以用,如果有气虚症状,可加点人参,效果不错。用于治疗痛风药酒——史国公药酒前几天,分享过一个治疗痛风的药酒,还遭至读友的质问,说痛风人不是说不能喝酒吗?但治疗痛风的药酒与很多风友的嗜酒习惯完全是两回事。今天再分享一则治疗痛风的药酒——史国公药酒:史国公药酒,载于明代杰出中医大家王肯堂所著的《杂病证治类方》,原文记载:“专治左瘫右痪,口眼歪斜,四肢麻痹,筋骨疼痛。又治三十六种风,二十四般气,无不立愈。防风一两,秦艽四两,萆薢(酥炙)一两,羌活二两,牛膝二两,虎胫骨(炙)二两,鳖甲一两,当归三两,晚蚕砂(炒)二两,苍耳子四两,甘枸杞五两,油松节二两,茄根拔凉,白术二两,杜仲三两(姜炒),白花蛇四两,上用烧酒二十斤,糯米酒十五斤,生绢盛药入坛内,煮三炷香,随量饮。你对今天的三个治疗痛风的三个古方和一个古方药酒,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或私信留言讨论。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肾和尿结石。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更多精彩:

1、尿酸高的人,饮食牢记:少喝3种水,多吃2物,远离痛风困扰2、尿酸与“三高”并列?记住两种水,做好三件事3、5种“碱性食物”,对排出尿酸有利,建议高尿酸患者要常吃点亮在看,你最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cd/14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