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泡酒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酒就被应用于炮制中药。俗话说“酒乃百家之长”,酒制中药的学问很深,许多中药必须经过酒制处理才能用于治疗疾病。

《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酒制中药近50多种,名方中酒制中药入药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酒制中药的那些事儿。

中药酒制的原因

中医理论认为,中药用酒送服或用酒浸泡,可借助酒的辛热之性,缓和药物的寒性,以调整中药的性味,并且酒具有升提之性,可以引药上行,使药力迅速到达全身经脉,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如丹参虽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但它性味苦寒,而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遇温则行”,如果丹参用温酒送服或经酒浸泡后服用,可借助于酒的辛热之性,增强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

又如川芎、当归、威灵仙、牛膝等活血通络、祛风湿止痛的药物,用温酒送服或经酒浸泡后饮用,可借助酒的辛散走窜之功,而更便于药物直达病所,更好、更快地发挥疗效。

此外,酒还能够增强中药温补肝肾、活血通络的作用。

如中医常用的地黄、山茱萸、女贞子等补益药,经酒浸泡后可缓和其酸涩性,使其味转厚,增强补肝肾的作用;当归、乌梢蛇等经酒浸泡后不仅能增强其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还能矫正乌梢蛇的腥味,便于服用和保存。

炮制中药用黄酒?白酒?

家庭在浸泡药酒是通常会使用米酒(白酒)浸泡中药,而一般药厂炮制中药则大多选用黄酒。

专家表示,泡制保健类药酒一般选用酿制精良的白酒,如蛇酒、人参酒;而如果是泡滋补类药酒则选用糯米酿制的黄酒最佳,如参杞鹿龟酒、枸杞酒等。

自古以来黄酒就是饮补两用,本身就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喝黄酒本身对人就有滋补效果,若再加上滋补药品浸泡其中,便发挥出了1+1>2的药效。黄酒性温,是天然的药引。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可治疾病的69种药酒,其基酒均是由黄酒制成的。

适合酒制的中药

(炮制酒苁蓉图)

1、具有活血行气化瘀通脉作用的药物

如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的自然铜、七厘散等;用于治疗手足麻木、中风偏瘫的丹参、鸡血藤、桃仁、红花、川芎、当归、人参再造丸等;用来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的香附丸、痛经丸、定坤丹等。

2、具有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作用的药物

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独活、威灵仙、木瓜、蚂蚁、全蝎、土鳖虫等。治疗腰腿痛疾病的中成药腰痛宁胶囊就专门配备黄酒作药引,黄酒辛甘大热,温经通络且可以引药直达病位,提高药效,对寒湿遇阻经络所致的腰腿痛能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3、具有补益肝肾作用的药物

如枸杞子、女贞子、鹿茸、地黄、山茱萸、菟丝子等。

酒制中药的使用禁忌

需要注意的是,酒与中药同服尽管可增强部分药物的药效,但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因为这不仅与所服中药的性味、功效有关,还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有关,例如,脑出血等一些具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则不宜用酒送服活血化瘀的药物。

此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用酒送服中药:对酒精过敏者;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有肝脏疾患,特别是肝功能不全者;血压偏高者;有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者;服用头孢类抗菌药患者等。

*中药产品使用效果因人而异,使用前切记遵循医嘱。本文部分图文资料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由汇群股份







































郑州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昆明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cd/3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