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长寿都是一种愿望。但是也有一些人,对于生命的长度满不在乎,甚至还觉得长寿是一种折磨。当代的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就是如此。

在中国的文坛上,巴金老先生是为数不多的长寿的作家,他活到了一百零一岁的高龄,但是他对于自己的长寿却不以为意。因为在巴金的晚年,他一直活在对妻子的思念之中。

巴金先生的妻子去世以后,他便觉得长命百岁是毫无意义的。在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中,《怀念萧珊》一文就是为悼念妻子而作。

巴金与妻子萧珊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失去妻子的日子让巴金觉得孤寂凄清。巴金与萧珊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而巴金的临终遗言更是令人动容。

巴金与妻子的爱情故事

说起巴金老先生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是我国当代的文坛巨匠,曾被国务院授予过“人民作家”的荣誉称号,他的文学著作至今仍旧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巴金,原名李尧棠,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李家是官宦世家,家族庞大,巴金自出生起就是一个小少爷,备受长辈们的宠爱。

十九岁时巴金离家去上海求学,四年后,巴金留学法国。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带给巴金很大的冲击,这对他今后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年,回国后的巴金首次以“巴金”这个笔名发表了小说《灭亡》,从此在文坛一举成名。年,长篇小说《家》发表以后,巴金收获了大批的读者,他也因此成为了万千青年人心中的偶像。

这其中,就有高中生萧珊。萧珊,也就是日后成为了巴金挚爱的女人。当时给巴金写信的读者有许多,有一次,巴金拆开一封读者来信时,随信还附带了一张照片。

给巴金寄照片的人并不多,巴金拿着那张照片目不转睛地看着。照片上那个可爱的女孩,让巴金的内心泛起了涟漪。之后,两人就成为了笔友,通信了半年多的时间。

在这半年时间里,巴金和萧珊的感情逐渐升温,但是巴金显得比较被动,最后还是萧珊捅破了那层窗户纸。萧珊在信中提出了见面的想法,巴金同意了,两人在上海南京路上的一家咖啡馆见了面。

见面后的巴金和萧珊都觉得相见恨晚,但是顾虑重重的是巴金虽然心中对萧珊有情意,但还是无法勇敢地迈出那一步。萧珊比巴金小了十三岁,巴金对于萧珊有一种大哥哥般的宠溺。

而萧珊对于巴金有着火一般的热情,她丝毫不在意两人之间的年龄差距,反而是巴金时常会有矛盾的心理。直到萧珊告诉巴金,父亲为她定下了一门亲事,巴金才终于向萧珊吐露心声。

从那以后,巴金和萧珊才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两人的恋爱谈了八年之久。

有情人终成眷属

当时的巴金和萧珊虽然走到了一起,但是时局动荡,两人也不得不承受离别的痛苦。年,上海的局势愈发严峻,无奈之下,巴金和萧珊一同前往广州避难。

然而没过多久,日军又入侵了广州。两人为了躲避战火,去往了桂林。在这期间,巴金和萧珊彼此依赖,相依为命。在纷飞的战火中,两人共同面对生死,感情也变得越来越坚固。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让巴金和萧珊两人有了结婚的想法。他们向彼此许下了诺言,等到战争结束就结为夫妻,此生再不分离。

在桂林的日子,两人过得既艰辛又甜蜜。在风云飘摇的大时代里,这对恋人相互依偎,结下盟誓。几个月后,萧珊离开桂林,返回昆明的西南联大继续完成学业。

巴金是支持萧珊的,他明白萧珊的理想与抱负,他从未想过自私地把她绑在身边。萧珊离开后,巴金继续留在桂林出版社,他一边写作一边负责编辑工作。

身处异地的两人一直靠书信传递着爱与思念,但是战火中的书信又怎能如往常般的稳定。没过多久,巴金和萧珊的通信就中断了。失联的二人都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绝望。

这种失联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几个月,而是漫长的几年。巴金从未放弃过等待萧珊,他此生早已认定了非她不娶,他甚至都做好了孤独终老的准备。

但是皇天不负苦心人,或许是巴金的深情打动了上天,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终于和萧珊重逢了。这一次,他们再也不想放开彼此的手。

年,巴金与萧珊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那一年,巴金已经四十岁了,萧珊二十七岁。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后两人的生活温馨甜蜜,羡煞旁人。

萧珊为巴金生下了一儿一女,一家四口人平静地生活着。如果故事可以按照这个走向发展下去就好了,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让人措手不及。

年,一场大动荡开始了,巴金一家的平静生活也被打破了,幸福戛然而止,等待着他和萧珊的将是痛苦的折磨。

巴金感慨长寿是折磨

巴金作为文化名人,在动荡开始以后,受到了不小的波及。在那个颠倒黑白的年代里,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巴金被定为了“文化罪人”,受到了无情的批斗。

不仅如此,巴金还受到过非人的折磨,那时的他对于文学的信仰以及对于生命的热情都已丧失。他想过一了百了,但是一想到妻子萧珊,巴金就觉得自己还要留口气活下去。

不幸的是,由于巴金的原因,萧珊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在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之下,萧珊抑郁成疾,她再也承受不了了,而此时的巴金也被下放到了外地。

年6月,巴金费尽周折得到了几天假期,他匆忙赶回家看望萧珊,但那时的萧珊身体已经非常衰弱,卧病在床许久了。最可悲的是,由于巴金的身份,医院看病的资格都没有。

巴金眼看着爱人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悲痛欲绝。他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终于在7月份的时候,让萧珊入院治疗。但是那时,萧珊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肝脏,手术过后,也没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病床上的萧珊状况一日不如一日,巴金始终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在萧珊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巴金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她。但是萧珊终究无法战胜死神,她在巴金的哀嚎声中停止了呼吸。

在爱妻萧珊离世后,巴金像是变了一个人,他变得了无生趣,连笑容都没有了。直到巴金离世,他都没能从失去萧珊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萧珊去世的时候只有五十五岁,她与巴金厮守了二十八年,患难与共,不离不弃。巴金在妻子去世以后,独自度过了漫长的三十多年时光。

巴金活了一百零一岁,但是他却感慨长寿是一种折磨,他在晚年的时候曾不止一次地向家人提出要安乐死。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对妻子萧珊的思念与眷恋。

巴金在临终遗言中表示,要把自己的骨灰和妻子的骨灰放在一起,撒向大海。在这个物欲横流,人们变得越来越薄情的时代里,巴金对妻子的深情显得尤为珍贵,令人动容。

小结:

时间对于一些人来说是解药,可以抚平心灵的伤痛,但是对于一部人来说并不是。巴金在妻子去世以后,就再也没能从这种痛苦中走出来。

漫长的时间只是带给了他无尽的孤独与思念,往事历历在目,回忆如此鲜活,巴金从未觉得妻子走远。他没有将妻子的骨灰安葬,而是一直放在自己的卧室中。

巴金每日必做的事情就是小心翼翼地擦拭妻子的骨灰坛,他知道妻子生前最爱干净,他想象着自己就是在抚摸妻子的倦容。在对妻子的怀念中,巴金度过了余生。

虽然巴金活了百岁,但是他对于自己的长寿并不感到快乐。妻子去世后,他失去了最爱的女人,这就像是自己的灵魂被抽走了一半。没有萧珊的日子,长寿也是折磨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jj/15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