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已经开始倒计时了,忙碌了一整年的你为自己准备哪些假期放松计划呢?是好好地睡上几天?还是要把拖欠下来的美味通通补齐呢?

为了配合大家的放松计划,我们今天也聊些轻松的话题,送您一份新春小妙招,让您在这个假期睡掉“疲劳感”,恢复“胃动力”,让你可以睡的更美,吃得更香。

蓝瘦、香菇

您有没有这种感觉,明明睡得挺早而起床时却依旧疲劳满满;很多时候从早忙到晚,奔波一整天,却依旧不觉得饿;明明没有生病,但就是不爱说话,总是想“静静”……

难道我们真的这么“虚”吗,到底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总是觉得“蓝瘦、香菇”,少气懒言,疲乏无力,不爱吃饭,疲劳感拉满,其实是脾脏没有休息好,没有完成它利水渗湿的工作,导致出现“水湿困脾”的一系列症状。大家常说先天之本是肾脏,而却常常忽略“后天之本的脾脏”,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主运化水谷精微,负责水湿代谢。若脾胃功能受损,脾失健运就会导致气血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湿内停,四肢肌肉失于荣养而产生疲劳感。这也就是《内经》中常说的:“四肢懈惰,此脾精不运也”。

为什么“水湿”更容易纠缠女生的“脾脏”呢?

女生爱水润的食物

文学作品中总说女生是水做的,男生是泥捏的。中医里说女生属阴而男生属阳,女生温柔才叫美,男生阳刚才叫俊,正是因为阴阳差异,同气相求,导致了女生更需要滋补,爱水润润的食物,爱水果,爱牛奶,不过这些水润的东西,都需要经过脾阳的运化,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相对来说,女性朋友更容易脾虚。故而应该用食物来温暖脏腑,而不要让本就不足的脾阳来腐熟寒凉的食物。

女生爱干净

人们总喜欢用男主外,女主内来给男女分好事业类型。其实,不是我们干不好外面的事业,更多的是男人处理不好家务事。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从女人的性格特点来讲,女人天性细心、爱干净,看不了家里的乱糟糟,就爱洗刷刷,打扫卫生,给家里整的干净、整洁、漂漂亮亮的。如此一来,避免不了的接触冷水,本来体质就偏阴柔,再来点冷水消耗阳气,脾胃能不虚弱么?

女生爱认真

女性生来敏感,感情细腻,感动容易,生气更容易。都说女生身上自带“情绪地雷”,一点也不假,稍不留神就会炸伤自己又误伤他人。动肝火,伤脾气,自然也就嗳气、打嗝、吃不下饭了。气饱了、气饱了,可真的是很贴近生活真实的写照啊。

这些单独看起来都没什么问题的性格特点,叠加在一起就成了脾脏“甜蜜的负担”,损伤了脾脏的阳气,导致水湿之邪无法祛除,停留在体内,包裹住了我们的元动力,当然也就无精打采了。既然知道疲劳、没胃口的内在原因是水湿困脾,那就想办法把水湿赶跑,解救被困的脾脏呗。

升阳益胃汤

说起“贴标签”,其实真的不是当代人特有的习惯。早在几百年前,我们就有“唐宋四大家”、“苏门六君子”、“诗仙”、“药王”等的标签式的地位称呼。而下面我们要说的这首“升阳益胃汤”就来自金元四大家“补土派”的代表人物李东垣先生。

如果说在饮食习惯上会有“南甜北咸”的差异,那么在中医治疗上每位医家也会有自己的治疗特色,李东垣最擅长的就是通过调理脾胃,升举清阳来解决问题。

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渗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胃,名之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汤组成:

黄芪30克、人参15克、半夏15克、炙甘草15克,羌活9克、独活9克、防风9克、白芍9克,陈皮6克,白术5克、茯苓5克、泽泻5克、柴胡5克,黄连1.5克。

此方看起来有些复杂,如果我们化繁为简地把这些药材归归类,我觉得此方的组方的思路是正中“脾虚、湿盛”这一病机的。李东垣身为“补土派”的代表人物,遣方用药时更是从脾胃出发,来治疗脾胃之症。

升发脾胃清阳

此方之名叫升阳益胃汤,故而最大的特点是升举阳气,从而补益脾胃。大家都知道,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是气机升降的一个枢纽。很显然,这里是脾虚占据了主导,升清的功能出现了异常,表示脾气散布精微的能力出现了问题,所以需要用大量的黄芪为君药,补益脾肺,同时配合人参大补元气,帮助脾气升发。加羌活、独活、防风、柴胡这些风药,除了缓解湿气堆积四肢关节导致的湿困症状,同样可以辅助升阳之力。李东垣用药功力,可见一斑。

以风药治湿

如果遇到水湿、痰饮内蕴之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思路,一般都是温化寒痰、清化热痰,然后通过利水渗湿的方法,让湿邪从二便而解,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红豆薏米水,就是这个思路。

但是李东垣不同,他觉得治疗水湿为患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风药来治湿邪。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觉得风药是通过祛风解表的方法治疗被风邪侵袭后导致的病症,而李东垣恰恰用这样的方法给“脾脏”吹吹风,吹散内留在体内的湿邪,这真是逆向思维,脑洞大开啊。当然除了羌活、独活、防风、柴胡这几个代表性的风药之外,李东垣用药奇正结合,还部署了半夏、陈皮燥湿健脾以及茯苓、泽泻渗湿利水等诸位老将,药方稳健。

顾护周全,屏风很重要

以风药为主,配合其余方法结合祛湿,这个思路很好,但也要名医用的巧。我们都知道,夏天热的时候可以吹风解暑,但老人和孩子如果被凉风直吹是容易生病的,这时我们一般会选择让风循环起来。

名医当然深谙此理,李东垣选择了用风药治湿邪,当然也知道给虚弱的脾脏直接吹风,可能会有隐患,所以他在此方之中又加入了“黄芪、防风、白术”,这些药物的作用只是简单的益气补脾吗?

不完全是。其实这三味药组合在一起就是益气固表的“玉屏风散”,在吹散湿邪之时,又增强了防守之力,给脾胃功能增加了一道“屏风”。所以,有很多医家选择此方来治疗麻疹、风疹、荨麻疹,道理就在这。

一路药物“以风药治湿”以祛邪;一路药物“升发脾胃清阳”以治病,湿邪赶走了,正气恢复了,这就是治疗脾虚夹湿的“升阳益胃汤”。

看到这里的朋友可能又要问了,此方怎么用呢?有没有成药啊?

用这个方子的主要症状有:总觉得乏力没精神,脸色不好,胃口差,平时不爱吃饭,吃的少还不消化,大便粘腻不成形,小便频数,手脚发沉不舒服等。

煎煮靠自己

此方还没有可以替代的中成药,目前仅有汤药可用,需要大家在假期里动动手,自己煮。煎煮汤药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上述所列药物为一剂的用量,一般一剂药物可分早、晚或早中晚分次服用,此方可以在饭后服;

●中药无需提前清洗,煎煮药物之前需要将所有的药材提前浸泡,时间在一小时左右,水量以刚好没过药材为宜;

●用浸泡过药材的水直接煎煮即可,煎煮时遵照原方原意需加入生姜五片,大枣二枚,一般煎第一次时时间在30分钟左右,第二次在20分钟左右,第三次在10分钟左右即可。将煎出的三碗药汁,兑在一起,然后分次服用。

今日份的升阳益胃汤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希望它可以让您在这个假期摆脱湿邪,恢复动力,从此刻起,跟“蓝瘦香菇”说拜拜!

—THEEND—

相关文章回顾

?用经典名方,帮您疏肝、健脾、过好年~

?过年啦,消积食文章合辑献给你!

?“妇女之友”罗博士写过的女性健康文章大合辑!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ls/12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