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所某本书的插画

独活女子的安静时光

惠子图

自取

知道“独活”这个词汇,还是前几天看的一部新日剧《独活女子的推荐》,其实我和女主的生活状态是一样的,不过,唯一不同的是,我没有大块的时间,时间是打散的碎片化。

“只能这几天,没有商量。”

“到时候给妈说一声。”

“我还得生存呢,靠这个吃饭。”

“我和妈都是自由人,按你的时间。”

我本就不是个恋家的人,偶尔回个家,被我妈嫌弃,说佛系的我,不操心婚姻大事。

于是乎,我便两个半月没有回家,因为工作的原因,也因为我有别的事情要处理,反正回家和找对象都没有实现。

过段时间,又有可能有强降水,下一见我母亲那便是把她送到重庆市。

“妈妈这下直接成了直辖市人。”

“是呀,直接越级升级。”

我也会彻底让家人忘记,我还大龄单身。

我今天路过几个地方,想起好几个和我吃饭、坐车,还有旅行的人,现在都相忘于江湖。

我一直好像都形单影只,又有人陪伴着,还记得在上海独自旅行,遇到汉中和大荔县城的老乡,大家一起约着去艺术街,逛庙会,内心愉悦和不舒畅交杂着,同行4人,喜好和爱好各不相同,而我过去一直都独自旅行,吃自己想吃的,逛自己想逛得。

未曾想过,一个人为了想吃什么会纠结几个小时,静止在某个地方,浪费珍贵且美好的旅行时间,当时我们4人在上海某一条街的十字路口。

那一次上海,三人行和四人行的旅行体验实在差劲,最后我选择独自前往乌镇,前期的体验,影响了我乌镇的感受,因为我有时候代入感太强,很难从某一个感受中抽离出来。

我给有些人说,有时候感觉我很怪,千万别理我,因为我是在酝酿情绪,思考某些东西,和除我外的任何人没有关系,然而,这个边界感Ta触碰了,我的文字,还有这个状态是我深爱已久,除了家人,无人可以睥睨。

所有的所有,综合起来,虽然我很可爱,很有爱,但是真适合一个人活动,我吃饭很慢,感受动植物和材料在味蕾里的碰撞,太棒了,太好吃了。

“你一个人吃饭感觉很孤单,我常常想陪你。”

“千万别,我喜欢一个人,不被打扰的做事情。”

还记得上大学时,有一个让我蛮感动的事情,我觉得我的同学蛮了解我的。

“惠妍,在那里看书,我们坐她旁边吧。”

“不要去打扰她,她喜欢一个人,除非她过来找你,虽然,这基本不可能。”

我的同学给我说起,她们的谈话时,我非常开心,因为有人懂了我。而现在呢,没有人懂,也不需要懂。

“你写得东西没人能看懂。”

“不需要谁看懂啊。”

假如有人懂了,我会十分珍惜这种缘分,那种像是歌手的歌曲,可以被人传唱的感觉,一个人想要的并不多。

“我可以培养你出书。”

“我对于我的漫友(粉丝),感觉已经是作者,我每一个文字都饱含深情。”

前几天,同事问我年纪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我快30岁了,内心的慌张和安静时常穿插,却有定力和毅力的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还有可以承担的责任,和可能会有的人生。

我不喜欢对一切贴标签,因为生命无常,一切都是流动的状态,但基本的条件匹配还是得有,越来越发现门当户对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惠妍呀,灵魂伴侣基本没有,知道了么?”

“嗯。”

我一直在做着兜底的工作,因为对于姻缘,我一直很悲观,我在乎的只有两点:是否能吃好饭,睡好觉。

但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遇到。

我一人的独活状态,确实妥妥的潇洒,不用在乎时间,不用在乎对方的喜好和忌口,不用在乎对方的感受,完全沉浸在当下所做的事情,等到30岁的关卡过了,我给父母摊牌,尽力了,此生,不打算结婚了。

“这是我的人生,别想着让我为了结婚而结婚,不可能。”

“都听你的。”

“惠妍,下次回汉中,不要有压力,不要因为答应我们要带个男朋友回来,而带一个。”

“放心啦。”

其实,我想说,我并没有那么自信,也没有那么笃定会有男朋友,但是我的生活节奏不会被打乱,我的生活还得鲜活的继续。

我今天太困,文章只大概看了五、六遍哈,略不认真。

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

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

惠妍

余生漫漫,久久不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ls/12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