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补派是明代建立的中医学派,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进而探讨肾和命门病机,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与辨证治疗,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强调脾胃和肾命阳气对生命的主宰作用,在辨证论治方面,立足于先后天,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

代表医家有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等。温补派继河间(刘完素)、丹溪(朱丹溪)之学广为传播之后,明代时医用药每多偏执于苦寒,常损伤脾胃,克伐真阳,又形成了新的寒凉时弊。

李东桓

温补派的代表人物有李东垣、张景岳等。其中,李东垣是温补派的创始人,他的代表著作是《脾胃论》,创制的名方是补中益气汤。张景岳是温补派的主要代表,他的代表著作有《类经》《景岳全书》等,创制的名方有左归丸、右归丸等。

脾胃论

《脾胃论》是李东垣的代表作,书中有很多方剂对于调养脾胃都很有帮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剂:

调养脾胃

1.补中益气汤:主要由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等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各种病症。

2.升阳益胃汤:主要由黄芪、半夏、人参、炙甘草、独活、防风、白芍、羌活、橘皮、茯苓、柴胡、泽泻、白术、黄连等组成,具有益气升阳、清热除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所致的各种病症。

3.调中益气汤:主要由黄芪、人参、炙甘草、白术、当归、陈皮、柴胡等组成,具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的各种病症。

这些著作和方剂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为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ls/16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