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毒的蕲蛇入药有什么功效
导读:学习祛风寒湿药中的蕲蛇的主治功效及应用。 昨天我们学习了祛风寒湿药中的独活。大家还记得什么是祛风寒湿药吗? 祛风寒湿药有较好的祛风、除湿、散寒、止痛、通经络等作用,尤其是以止痛为其特长,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筋脉拘挛、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等,经过适当的配伍也可用于治疗风湿热痹。 而独活呢,辛散苦燥,性温能通,善于祛风湿、止痛,风寒湿邪痹着于肌肉关节者,无论新久均可使用,尤其善于祛除在下在里之风湿,故尤其适合治疗风寒湿痹,偏于下半身者,常用于两足湿痹,腰膝酸重疼痛者,亦可以治疗头痛,牙痛。 因为其具有辛散发表之功,又可以治疗外感风寒而挟湿者。 今天我们来学习祛风寒湿热中的另一味药,蕲蛇。 蕲蛇为五步蛇的干燥体,因为它有白色的花纹,古代文献中叫白花蛇。 相传人若被这种蛇咬伤,走不出五步就会毒发身亡,所以又称五步蛇。 这种蛇长一尺多,头三角形,背为黑色,散有褐色念珠斑,尾尖有一鳞片锋利如刀。 有人说它被逼无路可走时就将那锋利的尾巴往自己肚子上一划,立刻剖腹而死。 蕲蛇虽然剧毒,但却是非常珍贵的药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述,“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背有廿四个方胜文,腹旁有一念珠斑,尾尖有一佛指甲。” 李时珍的家乡在湖北蕲春,蕲蛇与蕲龟,蕲竹,被誉为蕲春三宝。 蕲龟 蕲竹 蕲蛇,具有祛风、通络,止痉之功。 蕲蛇祛风湿的作用很强,前人描述它擅长透骨搜风,故一般治疗风湿顽痹。 蕲蛇还有很好的舒筋活络的作用,尤其是活络的效果特别好,对于久治不愈的风湿出现了局部的麻木或者说关节不灵活,可以考虑使用。 但是更多的是用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血痹阻、脉络不利、肌肤失养而出现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语言骞涩,常常作为益气活血药的辅助药物来使用。 蕲蛇还可祛风止痒,用于治疗风毒壅于肌肤引发出现的麻风、疥癣等多种瘙痒性皮肤病。 我们用蕲蛇来治疗皮肤瘙痒,从法象药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借助蛇游走性强,跟风邪比较相似,故可搜风止痒。 现代医学认为,瘙痒性的皮肤病很多属于过敏反应,蕲蛇有抗过敏的作用。 蕲蛇还可止痉,功效与防风非常相似,也可以称息风止痉,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惊风、破伤风。 此外,本品以毒攻毒,可以治疗瘰疬、梅毒、还有恶疮。 蕲蛇有剧毒,它的毒主要存在于头部的毒腺,或者是毒牙里面,入药时去掉骨,去掉皮,去掉头,只用肌肉部分完全没有毒性。 用法用量: 蕲蛇的用量是3~9克,入汤剂或者是用酒来浸泡,对于阴虚有热的患者要求忌服。 总之,蕲蛇性善走窜,能够“内走脏腑,外达皮肤”,无处不到,并能够引诸风药直达病所,且能够功毒止痉,故凡人体内外风毒壅结之证,非此不能除,为结风之要药。 风湿顽痹之肢体麻木不仁,筋脉拘挛,中风之偏瘫,口眼歪斜,破伤风,麻风肌肤不仁,顽癣恶疮等证均常应用。 还有金钱白花蛇,又名小白花蛇,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的幼蛇,它的性能、功效、应用跟蕲蛇非常相似,但是比蕲蛇更强。煎服3~4.5克,研末每次1~1.5克。 再来看一下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全品,甘平无毒。 《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描述,“功与白花蛇同,而性善无毒”。它的功效非常像白花蛇,但是它的药力相对来说比较弱,用量一般5~10克,入汤剂,如果是研末使用每次2~3克。 最后我们把蕲蛇、金钱白花蛇和乌梢蛇来做一个比较: 三者均可祛风、通络、止痉,治疗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风毒壅于肌肤引发出现的麻风、疥癣,小儿惊风、破伤风。 其中金钱白花蛇性偏温,温燥毒性都比较强,作用最强;蕲蛇次之,乌稍蛇性平无毒,其力最缓。 总之,蛇类的药功效比较相似,但是往往毒性越强,疗效越好。 在民间,很多人喜欢泡蛇酒喝,但是一定要处理好毒素,避免出现中毒的现象。 END长按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ry/10129.html
- 上一篇文章: 体验防水防风又保暖,Kailas三层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