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新诊疗共识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386206.html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和政县扶贫开发公司立足县情实际,着力谋划实施以羌活等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走向了一条农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近几日,家住和政县城关镇后寨子村邓下社村民孟桂清格外忙碌,每天她都要去村上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务工,她说,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照顾家里人,每天还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和政县城关镇后寨子村村民孟桂清:“我是后寨子村邓下社的村民,把我们的地租给了和政县扶贫开发公司,每亩元,租地的同时,我们被雇佣到这里工作种中药材,每天发70块钱工资,到年底,我们还有分红,都是村上的未外出务工的妇女们在这里务工。”

以往,后寨子村主要以零散种植油菜、小麦为主,收入较低。现在,该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指导,流转土地引进龙头企业,派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指导,规范化种植羌活、黄芪、板蓝根等中药材,降低了农户自己零散种植“靠天吃饭”的风险,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后寨子村中药材种植是由和政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和临夏州农科院共同打造的种植基地,总种植面积1亩,主要种植当归、黄芪、羌活、板蓝根等中药材,是集中药材种植试验示范、农村“三变”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整村土地流转试点为一体的一处产学研基地。意图通过该基地的实践探索,找出一条农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并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及栽种示范。

州农科院副院长郭青范:“通过产学研结合,龙头企业加科研单位加合作社加农户,使羌活成为千家万户受益的富民产业,我们计划通过三至五年的时间,使和政县羌活面积达到5万亩到6万亩,把和政县打造成中国羌活之乡,把羌活产业打造成和政县富民的中药材支柱产业。”

据了解,下一步,和政县扶贫开发公司将在基地栽种的基础上继续流转土地,扩大种植规模,让群众及贫困户在有务工收入的同时还有利益分红,实现多渠道增收。如果种植成功,羌活将培育成和政县城关镇后寨子村长效产业,实现“一村一品”,带动全县发展。

和政县城关镇后寨子村党支部书记赵荣:“近年来,在扶贫开发公司的大力帮助下,我们村流转土地多亩,产业上,扶贫开发公司朝着市场出路多、群众收入高的方向发展。主要目的是“三变”改革当中,把我们的群众变成合伙人,变成股民。”

记者:马楠组稿:马永兰

编辑:周丽媛张璐婷

责编:祁蓉梅主编:李建芳

监制:姬平总监制:刘永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ry/14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