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动态中医文化诗词中的ldquo夏
刘云涛做客CCTV品牌影响力 http://m.39.net/disease/a_6169059.html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年/6月/15日/第版 作者:黄新生河南省武陟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行气通络夏天无 “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平。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宋代洪咨夔《夏至过东市二绝》) 夏天无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伏生紫堇的干燥块茎,因其在夏天茎叶也会变黄枯萎,故而得名。夏天无味苦、辛,性凉,归肝、肾经,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偏瘫、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腰肌劳损、跌仆损伤、高血压的治疗。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夏天无味辛能行气活血,具有显著的止痛作用,配伍当归、怀牛膝、羌活、独活等,可治疗风湿痹痛、劳损腰痛、腿部疼痛。夏天无味苦辛有通络功效,可用于高血压、中风所引起的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治疗,配伍夏枯草、钩藤等,可治疗高血压;配伍羌活、独活等,可治疗中风偏瘫、肢体失用。 “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宋代杨万里《和昌英叔夏至喜雨》) 夏季成熟的中药绝不仅限于夏枯草、夏至草、夏天无、半夏,而这四味中药却得到了“夏”的名称,可能与其得夏之味苦、感秋之气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等功效有关。 完 内容来源:陈曦侯力铁 编辑:王鑫 审核:崔为 出品: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xw/8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修善德中医馆同您每天学一味中药独活
- 下一篇文章: 学一味中药,独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