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健康疗”,再点击“   1.从脾虚湿盛论治

  大凡病人腰腿沉重,转侧疲惫,舌大苔白厚者,需补脾化湿以治腰痛。

  清代名医陈士铎《石室秘录》有一方:白术三两、芡实二两、薏苡仁三两。陈氏自述此方治“腰痛如神”,且自注其用药机理:“此方妙在用白术以去腰间之湿气,而芡实、薏仁,又是去湿之物,湿去而腰脐自利。汝老年恐有腰痛之疾,可服吾方,自无痛楚。”

  此方若换算成现代剂量:白术90克,芡实60克,薏苡仁90克。此方重用白术和薏苡仁,是以此二者为君药。“白术运行土气于肌肉,外通皮肤,内通经脉,风寒湿三气为痹,一药可以兼治。苡仁为阳明正药,阳明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陈修园《医学从众录》语)。

  后贤有变化此方,增加药味,更增其效。其方:甜瓜子30克,薏仁90克,白术克,带壳核桃30克(打碎),芡实60克。

  此类腰痛不可误用补肾,有时越补腰痛越重,越补胃口越差。

  2.从寒湿论治

  若病人有感受风寒湿病史,需重视祛邪,兼以扶正。

  可选用独活寄生汤。此方源于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孙氏言:“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其原方组成及剂量:独活(三两),寄生(《古今录验》用续断)、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干地黄、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各二两),上十五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冷。

  分析其用用量,独活最重,达三两。换算成今时的剂量为45克,这是用此方取效的关键。若减独活剂量,效果会大打折扣。观今贤有重用独活至60克治痹证者,大概是从此方悟出的吧。

  独活重用时容易出现呕吐,加生姜五片,即可缓解其不适。

  今人用独活寄生汤,多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等。我应用此方治疗上述病症多年,自觉效佳,可谓之自己的肘后方。

  分析其机理:一则久病多虚,肝肾见虚。肝主筋而肾主骨,筋骨久病,多责之于肝肾;二则久病多瘀,此理源于叶天士“久病入络”论。久病入络而气血通道受阻,故见血瘀。此方既补肝肾,又活血络,是标本兼顾的良方。

  3.从瘀血论治

  疼痛剧烈时需考虑有血瘀的因素,可选择活络效灵丹加味。

  用此方的关键点:一则,患者体质较好;二则,辨证偏于实证、热证,无明显的虚寒之象;三则,有明显的外伤史;四则,其疼痛往往剧烈、拒按、痛处固定不移;五则,舌下络脉紫暗,或舌边见瘀斑;六则,多属新病,久病亦有,但不多见。

  4.从寒滞论治

  腰痛明显,且因天气寒冷可诱发或加重的,多属寒滞。《内经》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寒气胜者为痛痹。”我喜用麻附细合乌头汤。

  其方:制川乌15克,麻黄10克,细辛10克,生黄芪30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蜂蜜一小勺。往往需久煎一小时。若疼痛剧烈,需加重细辛用量,可用至30克,疗效明显增加。越是畏寒肢冷,或右尺越紧,就越要加重制川乌的用量。重时可用30-50克。但需久煎。最好配入30克防风,既可减其毒,又能增其效。

  5.从肾论治

  腰为肾之府,治肾即能治腰。补肾,时人多喜用六味地黄丸,或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中一定要重用熟地,若担心腻滞引起腹泻或消化不良,可适当加砂仁10克打碎、白术10克,即可缓其腻滞之性。

  张大昌的一张药方:甜瓜子30克,带壳核桃30克,葡萄藤30克。加杜仲、续断、桑寄生,可提高功效。甜瓜子能散结消瘀,治腰痛甚效;葡萄藤温通阳气,专治腰腿痛。古代医家用核桃仁配杜仲治腰痛,名为青娥丸

注: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健康聊这篇文章,希望可以通过文章给您带来欢乐、增广见闻,你们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留言哦,您的点评是对健康聊最大的肯定,如果喜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xw/9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