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静脉曲张

本病主要表现为气血凝滞,脉络阻塞。其发病内因多为久卧久坐,病后伤气所致。气为血帅,气伤则血行缓慢,以致脉络滞塞而不通;脉络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则肢肿。就外因而言,浅层多因湿热而诱发,深层多因寒湿而诱发。其相同者均有湿邪,湿性粘腻而重浊,故病缠绵不愈。病程较久;不同之处则有湿热与寒湿之分。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为原则。

辨证论治

1.湿热证

[证见]患肢肿胀,发热、皮肤发红,灼痛,喜冷恶热,或局部皮肤呈条索状红肿,压痛。伴有胸闷纳呆,或微恶寒发热,口喝不欲饮,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和营活血。

[方药]银归清热汤加减

处方:当归9克,川芎9克,赤芍9克,泽兰9克,川牛膝12克,丹参12克,银花15克,穿山甲15克,赤小豆18克,防己9克,虎杖15克,五灵脂6克,丝瓜络6克,红花30克,甘草30克,

2.瘀血证

[证见]患肢疼痛,肿胀,皮色红紫,活动后更甚,踹部刺痛或酸痛,或皮下条索状物,按这硬痛。舌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或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散结通脉。

[方药]桃红穿贝汤加减

处方:桃仁12克,红花9克,当归9克,赤芍9克,川芎9克,丹参12克,泽兰9克,三棱9克,莪术9克,地龙9克,黄芪30克,土鳌虫6克,贝母9克,木瓜15克,赤芍20克,白芍20克,甘草6克。

3.寒湿证

[证见]患肢肿胀,按之凹陷,朝轻暮重,畏寒怕冷,皮色不变,腿酸不适,沉重乏力,甚则破行,食欲不振。舌淡胖,苔白厚或白腻、脉细濡或沉细。

[治法]温阳利湿,化瘀通脉。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生黄芪30克,茯苓12克,桂枝15克,干姜9克,地龙9克,桃仁9克,红花9克,木瓜9克,土鳌虫6克,木通9克,当归10克,穿山甲10克,附子10克,肉桂10克

4.脾虚证

[证见]患肢肿胀,按之凹陷,皮色发白或苍黄,沉重乏力。脘闷纳呆,面色萎黄,神疲肢冷,或见便溏。舌淡胖,苔白厚或滑腻,脉沉缓。

[治法]温阳健脾,养血通脉。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处方:熟附子9克,党参15克,干姜9克,白术12克,甘草6克,当归12克,桂枝9克,白芍9克,木通9克,穿山甲10克,大枣5枚,细辛6克,黄芪15克,川芎9克,鸡血藤20克。

静脉曲张外治:

可用熏洗疗法,方用:当归12克,白芷9克,羌活9克,独活9克,桃仁克,红花12克,海桐皮9克,威灵仙12克,艾叶15克,生姜60克,水煎先熏后洗。

巴戟天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  icinalis  How的干燥根。主产于广东、广西。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晒干。本品气微,味甘而微涩。以条大、肥壮、连珠状、肉厚、色紫者为佳。生用,或除去木心,分别加工炮制成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

甘、辛,微温。归肾、肝经。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1.肾阳不足,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 本品甘润不燥,入肾经,补肾助阳,并能强筋骨。治虚羸阳道不举,《千金方》以本品与牛膝浸酒服;治肾阳虚弱,命门火衰之阳痿不育,可与淫羊霍、仙茅、枸杞子等配伍,如赞育丸(《景岳全书》);治下元虚冷,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可配伍肉桂、吴茱萸、艾叶等。2.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本品辛温能散,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治肾虚骨痿,腰膝酸软,可与肉苁蓉、杜仲、菟丝子等同用;治风冷腰胯疼痛、行步不利,可配伍羌活、杜仲、五加皮等。

煎服,3~10g。

仙茅

本品为石蒜科植物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  Gaertn.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须根,洗净,干燥。切段。本品气微香,味微苦、辛。以条粗、质坚、表面色黑者为佳。生用,或经米泔水浸泡切片。

辛,热;有毒。归肾、肝、脾经。

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

1.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精冷,小便频数 本品辛热燥烈,善补命门而兴阳,治疗命门火衰,阳痿早泄及精寒不育,常与淫羊藿、巴戟天、金樱子等同用。2.腰膝冷痛,筋骨痿软无力 本品辛散燥烈,能散寒湿,强筋骨,常与杜仲、独活、附子等同用。3.阳虚冷泻 本品温补肾阳而能止泻,用治阳虚冷泻,可与补骨脂、益智仁等药同用。

煎服,3~10g。

杜仲

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xw/9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