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微刊征稿启事及稿酬方案

?山东省第五届全民阅读推广人

?《临朐》微刊原创文学作品集

当归

作者

骈邑散人

福建闽菜里有一道很出名的素菜,叫“半月沉江”,九八年被评为福建十大经典名菜,这称号可不是闹着玩的。这道很普通的酸辣味下饭汤菜,原本是南普陀寺的师傅们苦修的果腹菜肴,起初也没有什么名气,寺内的师傅自己给这个菜起了一个名字“当归面筋汤”。年,郭沫若先生去南普陀寺游玩,方丈招待先生,就有这道“当归面筋汤”。在普通人眼里,这就是一道菜而已;诗人的视野里,这碗香气袅袅的素菜,碗圆菜润,黑白泾渭分明,深黑色的香菇,乳白色的面筋,在汤汁的衬映下,仿佛半轮月影沉在江底,又宛如太极古图浮在水面。加上这道菜的配菜更是精心挑选,当归、番茄、冬笋、芹菜,组合后营养成分不错,当归入味如鸡汤,清新爽口。郭老连声称赞,兴之所至,给了这道菜一个诗意满满的名字“半月沉江”。

自此,药膳“半月沉江”声名远播。

这道菜功效益气养血,其中的当归功不可没。

追溯渊源,当归之名,颇有学问。

先师们一直把当归称作“药王”,名至实归。中药配方中“十药九归”,是名副其实的头牌将才。《本草正》:“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中国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当归其名,最早见于《尔雅》:“山蕲(qi)”。蕲,一种香草,产于当州(今甘肃岷县),古代“蕲”与“归”发音押韵相同,为当归之名由来之一。古人尤草木之情,《古今注》云:相赠以芍药,相招以文无。浪漫的先人不善言表,别离时赠送芍药(又称将离),思念时寄送文无(当归的别称),拒返时回之以远志。这些看似简朴的方式,窃以为远比现代的送金纳银更有内涵,更具浪漫情怀。

明代的李士材所著《本草图解》:气血昏乱,服之而定,能领诸血各归其所当之经,故名‘当归’”。

《本草纲目》中说:“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先人娶妻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女人思念丈夫,当归行气养血,安胎养胎,取其“团圆”之意。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收到“文无”,何时归来?问君归期,却有了“巴山夜雨”的惆怅。“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窗外雪正酣,凌风穿柴扉。远在异乡的亲人,不求“远志”,只为“相对”。寒冬雪夜,期盼“风雪夜归”的“当归之人”,此意谓之阖家团圆也!

有一则谜语:五月底,六月初,佳人买纸把窗糊,丈夫出门三年整,寄来书信一字无(打四味中药名)。谜底:半夏,防风,当归,白芷。

当归的家乡,在甘肃岷县,当归又叫岷归,也有叫秦归(岷县古称秦州)。传说当地有一个善良老实的小伙子贵儿,自幼父母双亡,二十多岁了还是光棍一条,凄惨度日。巧的是,临近山村子里也有一个姑娘巧儿,与哥哥相依为命,勉强过活。姑娘长到18岁,水灵标致,前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员外公子,但巧儿一个也不为心动。有一天,姑娘的哥哥提到了孤儿贵,有意给妹妹撮合,姑娘不嫌小伙穷,只图他的心地善良。不久二人在穷小伙的茅草房里成了亲。俩人相亲相爱,互相体贴,穷日子倒也过得舒心。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衙门抓丁,把贵儿抓走了,押到几千里以外的边疆戍边,一走杳无音讯,巧儿天天到村头的山崖上眺望,盼望丈夫的突然出现。一天一天过去了,却再也听不到贵儿的任何消息,也不见丈夫的身影。无论哥哥和乡邻怎么相劝,也动摇不了巧儿的思夫执着……,十年过去了,田里的庄稼荒芜了,猪羊也都饿死了,巧儿的身体一天天羸弱下去,终于没有撑到贵儿归来的那一天,倒在了山崖上的松树下。乡亲们含泪把巧儿埋在了她日日翘首站立的山崖上……第二年,巧儿的坟头上长出了一种隽秀婀娜的草,亭亭玉立,身姿似巧儿,头顶伞状白花,侧身探向贵儿离去的远方,山风吹过,摇曳不止。乡亲们为巧儿的痴情感动,不住的嘴里念叨:“贵儿啊!你应当归来呀”!大家都觉得这些草就是巧儿的化身,按照巧儿的心愿,起名“当归”!

三国时期,司马昭派大将钟会、邓艾进攻蜀国,刘禅软弱投降。当时镇守剑阁的姜维进退两难,只得假降,伺机重振蜀汉。姜母得知儿子投降的消息,痛骂不绝,气愤难抑,晕厥在地。姜维不便于和母亲挑明,又怕母亲误会加深,气出病来,于是想出来一个妙计。他命手下包了两包草药,一包是远志,一包是当归,寄给了母亲。姜母拆开看后,略一思忖,知儿莫若母,当即明白了儿子的大忠大义:儿子有远大抱负,定当报效国家,使大好河山重归蜀汉。为了使儿子了无牵挂,深明大义的姜母对天呵呵一笑,撞墙而亡。

且看楹联寄英烈:

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热心披开大胆

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

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中医大师岳美中先生应邀给印尼总统苏加诺诊疗。苏加诺有一症状,喜凉怕热,夜间蔽户而睡,遍访名医诊治无效,十分苦恼。岳老先生经过细心察病,辩证为阴虚阳亢,处方一味当归煎服,大家半信半疑。当归补血养阴,益阴制阳,结果一周症状减轻,三月基本消失。

当归气温,禀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苦无毒,得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升味厚,阳也。张仲景的千古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其中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在《金贵要略》这样述及: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撇开当归是治病救人的草药不说,假若,岷县的当归遇到骈邑的黑山羊,应该是一种世纪之约和经典之美吧?

中医界里有个很出名的方子:四物汤,被称为妇科圣方,其中一味主要药物就是当归。四物汤最早载于唐朝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医临床应用已有千年历史。今天看来,这个方子是专为女人而生的,呵护女性健康的能力不亚于“女性能顶半边天”的历史赋能。为什么呢?先说说女人的“三易”:易血虚、易血瘀、易月经不调,“三易”互相影响,互为因果,血虚会引起血瘀,血瘀也会导致血虚,血虚血瘀会导致月经不调,月经不调又是血虚血瘀的常见病因。四物汤是女人“三易”的克星,具有良好的补血活血调经的作用,为医家和女士推崇认可!

祖国医学认为,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之所以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就是它的调整气血的功效,比如,逍遥散,当归补血汤,当归芍药散,当归四逆散,四妙勇安汤,八珍汤等,当归都是主力干将。当归还是养生御用的名角,当归乌鸡汤,当归黄芪茶等,均能补气养血,延年益寿。

人们喜欢当归,不仅仅是因为它能去除病痛。千百年来,通过进一步认识当归,沧桑岁月赋予了它美好的品质和文化,在它身上沉淀了很多人性光辉,在中华民族的繁衍生存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西方的一位传教士,在秦州看到了当归的潜在商业价值,想移植培育到其他地方,结果不论海外还是国内,功效不及道地的三成,并且逐渐萎靡。当归的这种依恋故乡的品行,倍感亲切,人们从当归的身上找到了精神寄托。据说宇航员进入太空前,都要服一种“当归素”,用于调和气血,我觉得其中也包含了“顺利归来”的美好心愿。

“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圆之日盼归来”。当归,在人们心目中,不再是一种药草,是幸福美满的象征,是一种愈加醇厚的“诗与远方”。

当归圣药,千年飘香。双节将至,手捧“当归”一束,送给远方的你!

注:科普散文,借鉴部分资料图片,特此声明!

图片/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骈邑散人,笔名健康有约,男,医院,中医,主任医师,健康管理师,健康山东首届健康大使,致力于大众健康事业,为和谐社会、幸福生活尽绵薄之力。悬壶之余,有感而发,舞文弄墨,仅入爱好之流,唯情而也!

感谢赏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yf/11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