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名药名方,有来源有出处一
白癜风可以治好么 http://m.39.net/pf/a_6712021.html 蠲痹饮 栾炯-《辽宁中医杂志》 制川乌18克,制附片12克,麻黄6克。黄芪30克,苍术、细辛各10克,苡仁、桂枝、仙灵脾、威灵仙、制南星、地鳖虫、虎杖各15克,雷公藤2片,日服3次(湖北黄石市制药厂生产)。 方中川乌、附片要久煎以除其毒副作用。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0天为1疗程。 温肾蠲痹,散风祛湿,化痰通络。 祖国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痹证范畴。其病因由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 方中以川乌、附片温阳通经;麻黄、桂枝、细辛、威灵仙散风宣痹;黄芪、仙灵脾益气补肾;苍术、苡仁、南星燥湿化痰;虎杖、地鳖虫化瘀通络;雷公藤有祛瘀通络、清络热、除络毒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温肾蠲痹,散风除湿,化痰通络之功。 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障碍,关节畸形,不能坚持工作,或生活不能自理等。 如风甚者加羌活、独活、防风、秦艽; 湿甚者,加防己、萆薢、泽泻、蚕砂; 肿甚者,加木通、茯苓、皂角刺; 寒甚者,加肉桂、干姜、草乌; 化热者,加石膏、知母、寒水石、黄芩、黄柏、忍冬藤、生地、赤芍、丹皮; 痰瘀互结者,加半夏、白芥子、山甲片、桃仁、红花、丹参、制乳没; 气血不足者,加熟地、桑寄生、续断、狗脊、杜仲、骨碎补、牛膝; 肾阳虚者,加肉桂、鹿角片、巴戟天。 治疗76例,近期控制:经治疗后受累关节肿痛消失,关节功能改善或恢复正常,类风湿因子,血沉恢复正常,且停药后可维持3个月以上,计35例(占46.09);显效,受累关节肿痛明显好转或消失,血沉、类风湿因子滴度降低或恢复正常,但关节肿痛尚未消失,计27例(占35.5%);有效,受累关节疼痛,或肿痛好转,计12例(占15.8%)、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4%。 益气通痹汤 张选志-《中医杂志》 附片、桂枝各15克、黄芪、党参各30克,川芎20克,没药、乳香、防风、羌活、独活、甘草各15克。 上药用冷水浸泡1~2小时,沸水文火煎约2小时,每剂煎约毫升,日分3次温服。 益气温阳,活血通痹。 高原大自然中清气缺乏,宗气化源不足,则一身之气虚;高原四季气俱寒冷,世居的藏族民众有生食、冷食的习惯,从而使寒冷之邪易内伤外感;气虚,寒冷均可使血行不畅,阳气阻遏,加重病情。因此、气滞、多寒、多瘀是高原痹证的主要病理机制。 方用附片、桂枝温阳祛寒;黄芪、党参补中益气;川芎、乳香、没药活血通痹止痛;防风祛风胜湿;羌活、独活除湿通痹;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阳,活血通痹之功。故用之疗效满意。又高原气压低,蒸发量大,在煎药时宜久泡久煎,方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释出。 高原痹症(包括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 行痹加苍耳子、天麻各10克; 痛痹加麻黄12克,细辛6克; 着痹加苍术15克,苡仁30克; 气血双亏加鸡血藤30克,当归15克; 肝肾阴亏加女贞子、旱莲草各30克; 肾阳虚加仙茅、仙灵脾各15克; 热痹加忍冬藤、红藤各30克; 痛风加威灵仙、防己各15克。 治疗例,服药最少6剂,最多剂,平均服37.5剂,结果治愈26例(占21.3%),显效34例(占27.9%),好转58例(占45.9%),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yf/12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悬壶济世中医妙药方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