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皮炎患者要警惕哪方面皮炎来袭 http://health.yealer.com/py/2016/2016-09-14/9635.html
下面我们来看独活这味药。《药性赋》说,独活疗诸风,不论新久。独活辛苦性温,是祛风除湿药的代表。祛风湿药把它放在首位,是风药之要药。它祛风除湿止痛的作用比较独特,善于治疗各种风邪伤人的疾病,不论是新感,还是宿疾。《名医别录》里说,独活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得了很久的风湿,还是刚得的,只要肢节疼痛,具备风邪特点,如疼痛游走,脉象带浮,这时都可以用独活。由于它是风药,所以一般阴虚火旺,病人发热又没有明显怕冷现象的要少用。为何一派热象的要慎用独活呢?不单是独活,一切辛温的风药都要慎用。因为古人认为,煽风点火,火烧更速。所以煽风点火的事,我们不能干。本身火气就旺,你就要少去鼓风了,不然风借火势,火助风威,就会加重身体津液的暗耗,以及助长火热的上腾。风药因为有鼓邪外出的特点,有一利必有一弊。它在鼓动邪气外出时,就容易耗伤人体津液。所以阴津不足者,我们即使要用风药来顺其性,也要配些白芍,生地黄,当归之品来养其真,这样祛风而不伤阴具备这种思维,你就能够更好地驾驭风药北风卷地百草折与春风又绿江南岸风药为什么容易伤阴呢?你看拿电热简吹头发,头发湿漉漉的,很快就干了,而电热筒里吹出来的热气,就像辛温的风药。中医看到这种现象,就想到风能胜湿,所以挂在通风口的毛巾,很容易就晾干了。但你如果肆无总惮地吹下去,就会把皮肤、毛发吹干枯了。所以秋冬天北风一起,叫北风卷地百草折,因为风所过之处,必定一-片干燥。当然,如果风带雨就不同,连风带雨,草木就能受到滋润。你看为什么干枯的草木,春风吹过,带来绵绵细雨,古人怎么说呢?春风又绿江南岸!风药配上-一点养阴药,就像春风春雨一一样滋润大地。如果纯粹是刚烈的风药,而没有代谢滋润的养阴药,就容易留下伤津的弊端,病人容易口干舌燥。所以风药虽好,能够胜湿,而胜湿过度了,反而会把身体弄得干燥。《千金方》里有个小方,正好体现了顺其性、养其真的治法思路。生地黄、独活各三两,切碎,用酒泡一个晚上,碰到齿根动摇疼痛的,含服这药酒,牙痛很快就好。这是什么道理呢?像这种齿根动摇疼痛的,已经涉及根部了。中医认为肾主骨,牙齿是骨节余气所化,久病容易伤肾,年老容易牙部松动疼痛,一旦劳累过度,疼痛必然加重。因为气血不足,动力不足,不能充分把身体精华供养到牙齿,这时容易满嘴牙齿都松动疼痛,根部又属于肾所管,就像草木的根、人体的腰脚一样,所以齿根动痛,此二药极效。为什么呢?生地黄是滋阴第一药,直补肾水;独活善于祛除少阴肾的浮风,从而达到祛风止痛的效果。这两味药就像春风化雨一样,独活在生地黄的帮助下,祛风而不燥:生地黄在独活的带领下,能够直达少阴肾。而且独活这味风药又善于往上往外走,它能把人体的津液带到上面去滋养牙根,所以两味药相互帮助,就像最佳拍档一样。独活把不通则痛的病机解开,生地黄把不荣则痛的病机解开。两个药物,一个顺性,一个养真,符合人体生理之道。所以不单小小的齿根动痛可以治,就连各类严重风湿痹证,用的还是这个思路。大家有了这个思路后,再去看治疗腰脚风湿顽痹的名方一独活寄生汤,如果稍微懂得去归类分解,你会发现更多的方子,不过就是两类药而已。一类药是通过祛风来顺其性,帮助身体气机条达,比如以独活为首的秦艽。防风、细辛、川芎、肉桂。另-类是通过补养气血肾精来养其真,帮助身体培养精血,比如以生地黄为首的芍药、杜仲、牛膝、桑寄生、当归、党参、茯苓、甘草。看似凌乱无章法的独活寄生汤,你一旦知道这汤方是分为两大法度来顺其性、养其真,就知道古人杂合的大方,完全是杂而不乱。《黄帝内经说,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宜。怎么各得其宜呢?大家不是执这个死方去治疗风湿顽痹,你要看病人气血状态如何,如果气血不足为主的,久病多虚的,你就以养其真的药物为主。如果碰到风寒湿痹痛厉害的,急则治其标,就要以顺其性的风药为主,以求迅速把风寒湿宣散出体外,保持气血通畅,疼痛自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jj/10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