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

"

疼痛是一个提到就头皮发麻的词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压力也在逐渐增大,于是很多以前只有在老年人身上出现的情况,现在在年轻人身上也逐渐出现,特别是办公室一族,脖子疼、肩膀疼、腰疼等等这些问题频发。

除了上班一族以外还有一个这种疼痛的高发人群就是产后妇女。筱青之前就遇到一个朋友,今年32岁了,家里小孩子五岁,腰疼的情况出现整整五年了。

最初的时候以为没事,挺一下就过去了,但是等孩子一周岁了疼痛一点不见好,两周岁了依然没好,一直到现在。现在洗个衣服腰疼,吹个空调就腿疼,去看医生,打针吃药,好几天就又不行了,苦不堪言。

其实我们身边很多宝妈都会出现类似这样的问题,那到底是为什么呢?筱青之前一篇文章中讲到过咱们产后坐月子这个问题。老一辈的对坐月子都还是比较重视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哪里传来了说西方的妇女产后根本不坐月子,该上班照常上班,于是慢慢的我们身边的很多妈妈对待产后坐月子这个情况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

坐月子的时候开始不注意休息,出去逛街,喝冷饮,吹空调,熬夜玩手机等等这样的情况,最终导致了现在产后月子病越来越多。

很多有这样问题的朋友找筱青说“什么时候能写篇关于风湿关节这种问题的文章”,今天应大家的需求,写一篇,希望可以帮助更多有脖子疼、肩膀疼,腰疼腿等等这些风湿关节问题的朋友。

针对这种情况在南宋陈自明所著《妇人良方大全》中记载一方名为三痹汤,这个方子身边很多朋友用过,反馈很好。此方具体为:

独活9克,秦艽9克,防风6克,细辛3克,川芎9克,归尾l2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桂枝9克,茯苓12克,杜仲15克,怀牛膝30克,党参12克,甘草8克,黄芪30克,续断15克,陈皮9克,生姜9克。

中医中将风湿以及类风湿归为痹症。分为行痹、痛痹和着痹。

有关节疼痛的朋友有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感觉疼痛的点会在身体中跑,处于游离状态,一会儿这里疼,一会儿那里疼。过一会儿可能就又不疼了,摸不到任何规律。这就是行痹,这种情况也叫风痹,我们知道风是无孔不入,来无影去无踪的。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特点。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出现疼痛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有一个地方格外的疼痛,特别是在着凉或者阴雨天的时候最为明显。还有一些朋友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好保暖会出现抽筋的情况,疼痛难忍。这就是痛痹,也叫寒痹。

最后还有一个感觉非常明显的情况就是当有关节问题的时候会出现四肢酸沉无力的情况,这种情况是身体中的湿气在作怪,所以也叫湿痹。提起湿我们就会想起痰由湿生,这种情况就像这样附着于人体,所以叫做着痹。

方名为三痹汤其实还有一种痹叫做血痹。当以上三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多会出现气血淤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淤血,所以这种情况叫做血痹。

找到了根本所在,下一步则对症入手即可。我们回头再看一下方子。

方子中用了独活、秦艽、防风,了解一些中医知识的朋友就知道这三种药材有祛风的作用。其中独活主要是走下肢,稳定基础。秦艽主要作用于上肢,这样上下全面进行,将身体中的邪风驱出体外。最后用防风,为身体提供一个金钟罩,抵御外来的风邪侵扰。这样行痹则除。

搞定了行痹以后下一步则是寒痹。提到寒痹,那就简单了,很多朋友都知道寒则用温养即可。这个方子中使用了桂枝将身体中的寒湿通过毛孔逼出来,再加上细辛来辅助桂枝,这样祛湿散寒的能力倍增,更重要的是细辛更能作用于关节,将关节部位的湿寒之气驱除。这样肌肉关节中的湿寒之气散出以后再加上生姜,这样体内的湿寒之气尽除。寒痹则搞定。

身体中的湿气会阻碍气血的运行,造成气血不畅,就感觉到四肢酸沉。上面这两组中均有祛湿的作用,在这里又加入茯苓和陈皮,茯苓有渗湿的作用,陈皮燥湿化痰,湿气除,则气血顺。

最后就剩下血痹了,血痹就是我们常说的淤血,风寒湿邪一除,气血顺畅,血痹自除。这样我们的身体就进入了正常运行。

我们好好的身体怎么就会被风寒湿邪侵扰了呢?重点就在于身体中的正气不足,如何扶正呢?

正则为正气,所以这个时候驱除了四痹以后还要补气血,此方用了白芍和熟地来补血,然后用黄芪党参补气,这样气血双补,身体才能真正回归正常远转。

身体风寒湿邪尽除,气血运行良好,但是还有我们受损的骨关节,这个时候用杜仲加上续断针对腰疼的问题,用怀牛膝来强壮筋骨,这样才能解决我们身上这些疼痛。

了解了这些以后是不是对这些疼痛有了新的认识呢?话题回到产妇,生完孩子以后的妇女身体都处于极度虚弱的时候,经过生产,全身毛孔打开,这就为风寒湿邪打开了大门,注意不好就直接导致风寒湿邪入侵身体,所以还是要好好坐月子哦!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jj/10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