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临死前才明白,为何当年项羽明明有机会逃走,却依然选择乌江自刎?

当项羽被刘邦大军围困在垓下时,为什么项羽不愿意重新回到江东,号召三千江东子兵东山再起?

有人可能会说,就算项羽回到江东号召三千子弟也没有办法改变败局。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刘三点却不这样认为,一方面史书上记载的“三千子弟”只是一个量词,实际上楚国作为秦朝统一之前的大国,人口至少有百万。项羽如果能够重新回到江东,凭借他的名声至少可以聚集几万人马。

另外一方面早期项羽就是率领名江东子弟起兵的,项羽在叔父项梁的帮助下,依靠兵马的家底就灭掉了秦朝。公元前年彭城之战中,项羽仅仅用3万人马就打败刘邦的56万大军,说明项羽是一个出色军事家,尤其擅长以少胜多。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所以我认为项羽如果能够回到江东,他是有机会跟刘邦再次争夺天下的。但是西楚霸王项羽实在背负太多了,他的身份和名望都决定他不可能重新回到江东。

第一点:贵族身份让项羽无法直面失败

项羽是楚国的贵族,虽然秦朝时期项氏家族已经没落了,但是项羽依然要比刘邦高贵很多。

根据《汉书·高帝纪》记载,刘邦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但是从小刘邦就不喜欢种田,而是喜欢结交好友。大家可以想一想,在封建社会一个农户家出生的孩子,不愿意去田野劳作,整天跟一顿朋友胡吃海喝,没钱了就去街上偷拿抢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种行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好吃懒做”,刘邦妥妥地是一个小混混的形象。

项羽流淌着贵族血液,但是他被市井小人刘邦打败了,他觉得自己脸上无光,所以不愿意乘船去江东,这是项羽贵族身份决定的。

第二点:爱兵如子导致他没脸回江东

史书上记载项羽经常和士兵同床共枕,他能够跟普通士兵共吃一碗饭、共睡一个炕。

公元前年,巨鹿之战中项羽让士兵饱饱地吃了一顿饭,然后每个人只带了三天干粮。等到士兵吃完饭,项羽下令把所有的炊具销毁,把船只凿沉,这就是著名的“破斧成舟”词语的由来。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项羽不能跟士兵同甘共苦,士兵怎么可能会为他拼命。

项羽每天晚上都跟士兵睡在一起,当士兵受伤时,项羽亲自给士兵喂饭,这种现象在楚军中经常能看到。项羽和士兵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知道士兵跟随自己一路征战不容易,他们父母把儿子交给自己,自己就有责任保护他们。

但是垓下一战后,几十万楚军只剩下多人,当初跟自己出走江东的名青年俊才只剩下几百人。他如果抛弃这些士兵,一个人回到江东,他有何脸目面对这些人的父母。而且士兵中大部分都是项氏子弟,自己作为项氏族长,战争失败后抛弃族人,恐怕他在项氏宗亲面前也抬不起头。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项羽并不想自刎,不然他也不会选择率领名士兵冒死突围汉军的封锁,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项羽并不想死。虽然项羽不愿意死,但是项羽并不想独活。如果乌江边上驶来的不是一条小船,而是一条大船,我想项羽一定会带领勇士回到江东,再一次振臂高呼与刘邦决一死战。

最后总结:

总的来说,我认为刘邦比项羽优秀在脸皮够厚。

刘邦出生市井,他的脾气跟韩信相似,刘邦能够忍受别人难以忍受的事。韩信有胯下之辱,刘邦当年作为一个街头小混混,受到的屈辱也有很多。刘邦与项羽楚汉争霸多年,几次三番被项羽击败,但是他从来没有觉得羞愧。

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如果是刘邦被围困在垓下,江边有一条渔船只能够他一人独行,大家猜刘邦会不会抛弃自己的士兵,一个人独自逃命。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想大概率刘邦会不顾一切地逃上渔船,毕竟他是一个连自己孩子都能抛弃的人,他肯定不会在乎士兵的生死。

刘邦虽然击败了项羽,得到了天下,但是晚年生活并不幸福。

首先是昔日好友的叛兵,刘邦手下有一个大将叫卢绾。卢绾这个人跟刘邦关系可不一般,根据史料记载卢绾亲戚跟刘邦父亲就是好朋友,两个人都生活在沛县,从小到大一起长大的。

刘邦从小就不爱读书,卢绾也是如此,两个人可谓是臭味相投。后来刘邦犯罪被官府通缉,卢绾就时常接济刘邦。后来刘邦在沛县起兵,卢绾第一时间跟随,可以说卢绾是刘邦的心腹,是从小玩大的发小。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后来刘邦成为汉王,手下有萧何、曹参、韩信等人,但是他们受到刘邦赏赐都不及卢绾多。史书上记载刘邦称王后,卢绾甚至可以自由出入皇宫。

后来卢绾叛逃了,面对昔日最好的战友也是朋友的叛变,刘邦心都碎了。他可以不在乎普通士兵的下场,但是卢绾是他挚友,他不可能不伤心流泪。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除此以外,自己曾经信赖的大将樊哙居然联合妻子吕雉合谋将戚夫人与儿子杀死。樊哙是刘邦的心腹大将,当年就是樊哙把刘邦从鸿门宴中解救出来,所以刘邦一直很信赖樊哙。

可是樊哙居然把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儿子给杀害了,晚年的刘邦先经历昔日好友的叛变,后又遭受丧妻、丧子之痛,身体和心理都遭受巨大打击,很快就离去了,甚至去世之前没来得及处置樊哙。

也许刘邦在临终的时候,才知道为什么项羽不愿意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jj/14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