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年首都高校生物学野外
年11月17日,“首都高校生物学野外实习交流年会”在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多功能厅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首都高校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组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办。 来自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八十多名师生相聚,进行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的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在北京师范大学廖万金教授的主持下,本次交流年会拉开序幕。 首先是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森教授致欢迎辞。 接下来由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贵友教授讲话。 随后,六所高校学生代表分别进行实习课题汇报: 中国农业大学《探究蛤蜊壳口不同位置的夹力对鸟类撬食蛤蜊过程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基于RGB模型分析植物花色与蜂类传粉者的特异性》 首都师范大学《紫玉簪在不同光照下生长差异的探究》 北京林业大学《海洋污染对痕掌沙蟹的影响》 北京大学《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特征分析》 清华大学《银背风毛菊翻叶现象的成因与效应探究》 到场教师和学生评委们都积极提问、认真点评,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同学们都收获颇丰。 报告结束后,大家在茶歇期间对墙报及摄影作品进行打分评比,由墙报课题完成者派学生代表在墙报前答疑,并借此机会进一步交流实习经验。 待评比结果统计完毕后,老师们为本次交流年会获奖的同学颁奖。 报告一等奖 清华大学《银背风毛菊翻叶现象的成因与效应探究》 北京大学《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特征分析》 二等奖 北京师范大学《基于RGB模型分析植物花色与蜂类传粉者的特异性》 中国农业大学《探究蛤蜊壳口不同位置的夹力对鸟类撬食蛤蜊过程的影响》 首都师范大学《紫玉簪(Hostaalbo-marginata)在不同光照下生长差异的探究》 北京林业大学《海洋污染对痕掌沙蟹的影响》 墙报 一等奖中国农业大学《草问荆维管束类型及数目变化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三种因素对墨汁鬼伞自融速率的影响》 北京大学《王朗林下倒木与动物群落关系研究》 清华大学《雄性北红尾鸲对于不同鸟鸣声的反应实验》 二等奖中国农业大学《对捕食者撬食中国蛤蜊选取入壳角度的探究》 北京师范大学《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研究北京小龙门地区野生动物丰富度及其活动节律》 北京师范大学《短毛独活花序大小和边缘花数量对吸引传粉昆虫的功能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利用Rstudio分析双翅颜色和纹路鉴别蝴蝶》 北京大学《王朗地区几种典型垫状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态适应比较》 清华大学《灯诱法研究小龙门地区七月初蛾类生态和夜间活动规律》 摄影作品 优秀奖中国农业大学王智浩《海鸥》 中国农业大学白子上《瓣蕊唐松草》 北京林业大学孙馨悦《开饭时间》 北京林业大学乔金铎《我也要代言洗衣粉》 首都师范大学任筱淳《三国杀》 首都师范大学陈婧娴《摆尾》 北京大学周正旸《瞅你咋地》 北京大学钟煜炜《翡翠树旁白玉盏》 清华大学5组《你能找到我吗》 清华大学1组《成长的痕迹》 北京师范大学张谦益《圆筒筒喙象》 北京师范大学林春艳《突围》 会议最后,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饶广远教授致总结词。 在老师同学们的努力下,年首都高校生物学野外实习交流年会圆满结束。 撰稿 尹润宇陆嘉文 摄影 张谦益何毅 排版 李昕锐 审核 罗鸣、董新文 往期精彩: 1.学术快讯 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在《NewPhytologist》发文阐释种间生态关系的协同演化格局 2.新闻速递 经生联队在第十六届研究生足球联赛总决赛中摘得桂冠 3.学术报告预告|EthicsandCharlesDarwin 京师生命新闻科普生命乐活做有态度的生科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yf/10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名爱植物的中学生的雾灵山观鸟笔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