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通法

温通法是用温经通络、散寒化痰的药物,以驱散阴寒凝滞之邪的治

法,为治疗寒证的主要法则,即《内经》所说“寒者热之”之意。本法在外科临床运用时主要有温经通阳、散寒化痰和温经散寒、祛风化湿两法。

1.方剂举例温经通阳方,如阳和汤;温经散寒方,如独活寄生汤。

2.常用药物温经通阳、散寒化痰药物,如附子、肉桂、干姜、桂枝、麻黄、白芥子等;温经散寒、祛风化湿药物,如细辛、桂枝、羌活、独活、秦艽、防风、桑寄生等。

.适应证温经通阳、散寒化痰法适用于体虚寒痰阻于筋骨,患处隐隐作痛、漫肿不显、不红不热、面色苍白、形体恶寒、小便清利、舌淡苔白、脉迟或沉等内寒证,如流痰、脱疽等病;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法适用于体虚风寒湿邪侵袭筋骨,患处酸痛麻木、漫肿、皮色不变、恶寒重发热轻、苔白腻、脉迟紧等外寒证者。

总之,上述两法之中阳和汤以温阳补虚为主,一般多用于体质较虚者,为治疗虚寒阴证的代表方;独活寄生汤祛邪补虚并重,如体质较强者,只要去其补虚之品,仍可应用。

4.注意点阴虚有热者不可施用本法,因温燥之药能助火劫阴,若用之不当,能造成其他变证。临床上应用温通法多配以补气养血、活血通络之品,使元气充足,血运无阻,经脉流通,阳气畅达。

(五)祛痰法

祛痰法是用咸寒软坚化痰的药物,使因痰凝聚之肿块得以消散的治法。一般情况下,痰不是疮疡的主要发病原因,多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及体质虚弱等使气机阻滞、液聚成痰。因此,祛痰法在临床运用时大多数是针对不同的病因,配合其他治法使用,才能达到化痰、消肿、软坚的目的。故分有疏风化痰、清热化痰、解郁化痰、养营化痰等法。

1.方剂举例疏风化痰方,如牛蒡解肌汤合二陈汤;清热化痰方,如清咽利膈汤合二母散;解郁化痰方,如逍遥散合二陈汤;养营化痰方,如香贝养荣汤。

2.常用药物疏风化痰药有牛蒡子、薄荷、蝉衣、夏枯草、陈皮、杏仁、半夏等;清热化痰药,如板蓝根、连翘、黄芩、金银花、贝母、桔梗、瓜蒌、天竺黄、竹茹等;解郁化痰药,如柴胡、川楝子、郁金、香附、海藻、昆布、白芥子等;养营化痰药,如当归、白芍、首乌、茯苓、贝母等。

.适应证疏风化痰法适用于风热夹痰证,如颈痈结块肿痛,伴有咽喉肿痛、恶风发热;清热化痰法适用于痰火凝聚之证,如锁喉痈红肿坚硬、灼热疼痛,伴气喘痰壅、壮热口渴、便秘溲赤、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解郁化痰法适用于气郁夹痰之证,如瘰疬、肉瘿见结块坚实,色白不痛或微痛,伴有胸闷憋气、性情急躁等;养营化痰法适用于体虚夹痰之证,如瘰疬、流痰后期脓水稀薄,或渗流血水,伴形体消瘦、神疲肢软者。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ls/1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