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防颗粒,不仅治感冒,用好了能治很多病
记得在疫情的初期,有一款中成药如日中天,那就是荆防颗粒。这款药物,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中医药学智慧。它的配方,实际上是人参败毒散的改良版,被誉为“天下治疫第一方”的人参败毒散,在此基础上去掉了人参,而增加了荆芥和防风这两味具有强烈祛风作用的药材,从而形成了荆防颗粒的独特配方。荆防颗粒中,荆芥、防风、前胡等药材,具有祛风解表、透疹解肌的功效,能有效缓解病情带来的各种不适。同时,羌活、独活这两味药材,能够消除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的寒湿,对于背痛、肢体痛等症状,有着极好的缓解作用。此外,柴胡、川芎则能疏肝活血,调节体内的气血平衡。而枳壳、茯苓、桔梗等药材,则具有调理脾胃、排痰、宣肺气的功效,对于痰在嗓中、吐不出来的症状,有着独特的治疗效果。因此,这款荆防颗粒对于那些在疫情中遭受病毒侵袭,浑身疼痛的患者来说,效果显著,仿佛是一道希望之光,照亮了抗击疫情的道路。说到人参败毒散,确实是一剂颇受赞誉的方剂。然而,若论及现代版的“天下治疫第一方”,笔者更倾向于荆防颗粒与人参的组合。人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那些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易患重症的人群来说,更是不可或缺。根据个人体质,可以选择红参(偏阳虚)、西洋参(偏气阴两虚)、白参(较平衡)等,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遇到流感病毒时方能泰然处之。荆防颗粒这一方剂,虽常被提及为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但与经方中的桂枝、麻黄系列如麻黄汤、葛根汤等又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笔者通常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区分。对于无汗、发烧,且肺脉浮紧伴有咳嗽的情况,这多属于肺系的寒症,此时会选用桂枝麻黄系列药物,如风寒感冒颗粒,以解表发汗。然而,有些流感发热的症状并不完全符合桂枝麻黄系列的特点,可能表现为疼痛剧烈,出汗与否不一,脉象上肺脉不一定有明显异常,但左手的心肝寸关脉却可能表现出异常。这种情况可能是风毒侵袭,重点影响肝脏和心包,属于厥阴系的范畴。在这种情况下,荆防颗粒与人参的组合或许能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当然,具体的用药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但无论如何,对于流感的防治,我们都应该保持警惕,科学用药,以维护自身健康。荆防颗粒,这款中药制剂,其主要功效在于祛风解毒。从其配伍成分来看,便可知晓其独特之处。不同于麻黄、桂枝等入心肺、解表发汗以驱“寒”的药物,荆防颗粒针对的是风邪之病。风邪与寒毒、热毒时常勾结,共同侵袭人体,故而在实际应用中,需仔细辨别。风邪致病,其特点在于病情变化多端,难以捉摸。与寒邪感冒不同,狂犬病这类因风邪导致的剧烈致死病状,绝不能当作寒邪感冒来治疗。因此,对于风邪的辨识,除了理论知识外,还需结合实践经验与现场感悟。荆防颗粒作为驱风解毒的良药,除了治疗风系感冒、流感外,对于许多皮肤病也有显著疗效。这是因为许多皮肤病的发生,往往与体虚、风邪在皮表作祟有关。例如,风热型扁平疣这一顽疾,便可采用荆防颗粒加以蝉衣、黄芩、黄柏等药物,祛风止痒、清热解毒,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另外,对于血虚风燥导致的皮肤瘙痒,荆防颗粒同样适用。这类病症常表现为皮肤发无定处、夜间加重、脉细弱等特点。在使用荆防颗粒的同时,辅以黄芪、当归、白芍等药物,补气养血,增强内力,从而平复病情。当然,对于初学者而言,荆防颗粒的理解与应用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然而,只要勤于学习、多加实践,总有一天能够领悟其中的奥秘。毕竟,医学之道,需要的是耐心与毅力,以及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深度好文计划#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ls/16076.html
- 上一篇文章: 寒潮暴雪双预警解析断崖式降温下的中医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