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野花7月底的雾灵山
7月底,和山友约了一起爬雾灵山,按理说早就该来了,但一是因为门票贵,元的山在北京及周边也是数得上最贵的了,二一个,虽然说从北京开车过去也就两三个小时,但它全境都在河北兴隆县,前段时间因为疫情的缘故也不方便出京,所以这么一拖,直到这个时候才来了。和我一起爬山的山友站在主峰之巅。主峰下方的五龙头景点,现在已经被封闭起来了。雾灵山主峰米,是燕山山脉最高的几座山头之一,如果把它排进北京能算进前三了,被它挤出前三的就是百花山的最高峰白草畔。跟百花山相似,雾灵山也是物种特别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温带森林体系为主体,因为在清代就属于“保护区域”,虽然也有松树白桦等人工次生林,但就我们自驾的体验观察来看,雾灵山山林体量比百花山更大,森林的原始性比百花山强,郁闭度感觉也要比百花山更高,而对于普通游客来讲最大的区别呢,就是雾灵山的水系明显比百花山要多,雾灵山低海拔地区溪流密布,而且山顶以下的山腰上雨雾巨大,我们开车上下山的时候一度能见度不超过10米,闪着灯缓慢前行,幸好路况还挺好。或许雾灵山的名字就因此而来的吧。雾灵山对于游人来说最友好的一点是全程通车(7座以内的车都免费进入),我们选择的南门进北门出,另外雾灵山还有一个西门,那道门进来是不通车的,只能徒步或者坐缆车上山。景区很大,公路好像有40多公里,不过主要的景区有四个,一个就是主峰峰顶附近的五龙头,南门附近的仙人塔,山中心的龙潭,北门附近的清凉界,我们主要拍摄是在五龙头也就是峰顶附近的草甸地区,林下花卉大多是开车途中发现什么,就临时停车看一看拍一拍,而仙人塔、龙潭和清凉界都是属于林下,龙潭因为需要坐缆车或者徒步,时间缘故没有去,从介绍上看应该值得一去的,清凉界溪流众多,逛逛应该也能看到不少低海拔的林下花卉。下次可以尝试在雾灵山住一晚,可以逛得跟仔细一些。好了,闲话不说了,看花吧。从南门刚一进山没多久,就在一条小溪边看到一片林下花境,主角就是沙参,跟之前在百花山只看到展枝沙参不同,此次在雾灵山看到不同的品种,拍回来定种的时候才发现桔梗科沙参属的这些家伙们,有几个种比想象中难分多了。不过在求教花友关于北京周边沙参属分类时,收到刘冰大神制作的分类图表,还是蛮清楚的,赶紧收藏起来,之前看过他做的堇菜的分类图表,也是相当好用。嗯,也一并贴在这里,供大家参考吧。版权归刘冰大神所有。对照表,叶轮生,萼裂片全缘,比较容易定种的展枝沙参,也是之前在百花山看到的,在林下就好像一个个小铃铛一样,非常好看。不过从下图可以看出略有疑惑的是雄蕊伸出花冠的幅度还蛮大的,跟标准的展枝沙参的描述略有出入,不知道是不是在野生环境中与其他沙参杂交产生的变种。相同林下生境,轮生叶,萼裂片有齿,定种为雾灵沙参,模式种就在雾灵山采集。这个就没那么容易定种了,红宝书和中国植物图像库看半天,实在不知道是狭长花沙参还是雾灵沙参,两种沙参的萼片都有齿,都怪拍的时候又没有认真把茎叶拍完整,看不到叶到底是轮生还是互生,导致后续辨种无力。最后总算来了一种好认的沙参——细叶沙参,花型跟其他沙参的钟型明显不同,像是小灯笼一样,雄蕊也特别长地伸出花冠,特别可爱,拍了好多,也舍不得删,多发几张吧。在展枝沙参旁边,长了一丛铁线莲,看了半天,因花直立而不是弯垂,所以在卷萼铁线莲还是大叶铁线莲之前更倾向于前者。不过在很多资料上,这两种品种都归为同一种了,所以也不用太纠结。也是在林下,有不少覆盆子结出果实,记得之前是在6月的玉渡山拍过开花的覆盆子,7月底它们终于结出了红红的漂亮的果实,野生覆盆子从颜值上可不如园艺种,不过这一株算是最漂亮最引人想伸手的了,不过还是留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吧。在向阳的山坡上,也有另一种植物在结红果子,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接骨木,哈利波特的魔杖,在欧洲接骨木算是特别常用的草药,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跟咱们的板蓝根差不多,而且也有不少接骨木的饮料什么的,但其实接骨木的叶子揉碎以后会有臭味,所以这饮料具体是用什么部位做的就没研究过了。不过虽然红红的果子看上去秀色可餐,但是对于人来说果子是有毒的,野外看到就别尝试了。木本的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xw/10275.html
- 上一篇文章: 痛风患者如何泡脚更健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