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药-独活

一茎直上,不为风摇,故名独活。

01

独活的模样及特性

独活是多年生高大草本。根圆柱形,棕褐色,有特殊香气;茎中空,常带紫色,光滑。叶宽卵形;先端渐尖,边缘有尖锯齿,侧生的具短柄或无柄;两面沿叶脉及边缘有短柔毛,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双悬果椭圆形。

02

独活的功用

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祛风湿,止痛,解表。

1.风寒湿痹

本品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祛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治感受风寒湿邪的风寒湿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常与当归、白术、牛膝等同用,如独活汤(《活幼新书》);若与桑寄生、杜仲、人参等配伍,可治痹证日久正虚,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者,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2.风寒挟湿表证

本品辛散温通苦燥,能散风寒湿而解表,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多配羌活、藁本、防风等,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3.少阴头痛

本品善入肾经而搜伏风,与细辛、川芎等相配,可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如独活细辛汤(《症因脉治》)。

此外,其祛风湿之功,亦治皮肤瘙痒,内服或外洗皆可。

煎服,3~9g。外用,适量。

羌活与独活,均能祛风湿,止痛,解表,以治风寒湿痹,风寒挟湿表证,头痛。

但羌活性较燥烈,发散力强,常用于风寒湿痹,痛在上半身者,治头痛因于风寒者;独活性较缓和,发散力较羌活为弱,多用于风寒湿痹在下半身者,治头痛属少阴者。若风寒湿痹,一身尽痛,两者常相须为用。

经典古籍:

1.“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

——《名医别录》

2.“专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

——《本草正》

3.“独活,辛苦微温,比之羌活,其性稍缓,凡因风干足少阴肾经、伏而不出,发为头痛,则能善搜而治矣,以故两足湿痹,不能动履,非此莫痊,风毒齿痛,头眩目晕,非此莫攻......因其所胜而为制也。且有风自必有湿,故羌则疗水湿游风,而独则疗水湿伏风也。......羌有发表之功,独有助表之力。羌行上焦而上理,则游风头痛、风湿骨节疼痛可治,独行下焦而下理,则伏风头痛、两足湿痹可治。”

——《本草求真》

小编说明

中药的临床运用需在医师专业辨证指导下方可取得疗效。因涉及中医用药的专业性,患者需在有经验医师指导下服用,切勿自行配伍!

参考文献:

[1]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薛丽君,中药材百科[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3]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针灸知名专家白鹏教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huoa.com/dhyf/14538.html